精选案例
四招教你熊市捉牛基
2014年10月16日
                           四招教你熊市捉牛基                           

  近日,有机构调查发现,有78.6%的投资人认为,基金经理的水平不如自己。有九成多基金投资者表示,在过去七八年间,投资房产、股票、基金、黄金、信托、银行理财等大众普及的投资品种方面,唯有“基金”一项最失败。不过在市场6124点七周年之际,却有128只基金穿越牛熊替投资人赢得正回报,其中偏股型35只。
  35只产品7年期间取得正回报
  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攀上6124点,时至今日,7年过去,上证综指还纠缠于2400点能否被攻克。截至昨日,该指数报2373.67点,7年之间出现了3750点的断层。不过部分基金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跨过了这个鸿沟。
  据统计,2007年以来共有328只基金可纳入统计,其中128只基金回到6124点的净值水平之上,最受投资人关心的182只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中,有35只产品经受住了时间的洗礼,7年期间取得正回报,晋身“中国好基金”。
  根据统计,182只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2007年10月16日平均复权单位净值为4.0191元。截至上周五,可对比基金的平均复权单位净值为3.2335元。与大盘的历史最高点相比,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平均复权单位净值还有20.94%的差距,但是要大大好于指数和当时高点的差距。有22只产品相对当时的“铁顶”有10%以上的增长幅度。
  选择产品的4个办法
  “整理来看,这些成功超越大盘的基金多是抓住了主题投资的机会,最典型的就是华夏大盘,此外全部创出新高的兴全基金公司,也是以善于捕捉成长股闻名。而相对落后的产品则多是集中投资在资源等周期类行业,这些股票牛市的风头当然无人能及,但是熊市的调整也是一般人无法承受。”钱景财富中心于光儒表示。
  好买财富首席分析师曾令华也认为,考察一个产品好坏,回撤是一个重要指标,好的基金产品,即使历经大熊市,也能通过专业而出色的投资运作,为持有人带来正收益。牛市是动辄翻倍,熊市时又轻易腰斩的基金,其实并不适合普通投资人,对于波动幅度较大的基金,投资人还是要尽量回避。
  目前基金的数量已经超过千只,随着审批制改成注册制,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涌现,面对数量庞大的产品库,基民们挑选好的基金并不比选择黑马股票更容易,不过于光儒表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按图索骥:
  第一步:选择参照周期时间。首先基民要判断自己的投资时间长短,如果只是玩短线,可以直接在二级市场关注ETF,或者杠杆基金B类,这类产品一是申赎更便捷,二是手续费更便宜。如果是长线投资,则要选旧不选新,考察下此前他的业绩稳定性和长期业绩回报。市场上曾经多次出现追踪上一年明星产品,而被套的悲剧。
  第二步:考虑公司的总体实力。同一公司的同一类产品的业绩分化不要太大,不要选择巨无霸型的产品,规模10到30亿最好。
  第三步:持续跟踪是必须的。比如基金经理离职等,也会影响产品的表现。当发现情况不如预期时,可以考虑换别的产品。
  第四步:如果是长期投资,最好选择定投,而不是一次性的投入。采取“行星+卫星”是不错的投资方式,选择一个主打产品,然后再选择其他几个备选,方便比较业绩,以及后续及时切换产品。
产品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