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特约
今日(8月13日)人民币中间价公告显示:
美元人民币6.1533, 上调16bps;
港币人民币0.79385, 上调1.9bps;
100日元人民币6.0166, 下调8bps;
欧元人民币8.2236, 下调58bps;
英镑人民币10.3406, 上调97bps;
澳元人民币5.7102, 上调152bps;
新西兰元/人民币5.1838, 下调156bps;
加元人民币5.6326, 上调51bps;
人民币林吉特0.51902, 下调3bps;
人民币卢布5.8762, 上调453bps。
欧元
脆弱的欧元区再次传来坏消息,而这次是来自有“欧洲引擎”之称的德国。
当地时间8月12日,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及德国8月ZEW经济景气指数大幅下降,双双创一年半左右低位,引起欧元大跌。
弱于预期的数据公布之后欧元兑美元快速滑落,刷新日内低点至1.3342,前期低点1.3332岌岌可危,进一步逼近9个月低点1.3294。
ZEW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8月ZEW经济景气指数降至8.6,创逾一年半最低水平(2012年12月以来),不及预期的18.2,前值27.1。德国8月ZEW经济现况指数降至44.3,不及预期的55.0,前值61.8。
另外,欧元区8月ZEW经济景气指数降至23.7,前值48.1,创2013年4月以来新低;欧元区8月ZEW经济现况指数降至-33.8,前值-31.5。
彭博调查的预测中值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德国GDP增长将下滑0.1%,这是2012年以来首次增长收缩。另有调查显示,另一欧元区核心国家法国经济当季仅增长0.1%。
8月12日公布的数据证明了一些经济学家的论断。欧元区的问题在向北部国家蔓延。
已公布GDP数据的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二季度增长下降0.2%,降幅高于一季度的0.1%,宣告了2008年以来第三次陷入经济衰退。这对意大利总理伦齐(Matteo Renzi)来说是一大挑战。他在6个月前宣誓就职时曾承诺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但迄今却没能实现他的诺言。西班牙倒比这几大欧元区经济体略微偏好,二季度GDP增长0.6%。
虽然欧洲央行推出一系列举措提振经济复苏,欧元区各成员国8月经济景气指数纷纷下滑,市场分析者将之归因于乌克兰危机等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不确定性。
在德国、意大利纷纷公布了单独国家数据后,欧洲整体二季度GDP将在本周四公布。欧洲央行预计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1%,而市场预期数据相当惨淡。
花旗预测欧元区二季度GDP数据惨淡,将欧元区2014年和2015年GDP增长率预估下调0.1个百分点,分别至1.1%和1.7%,并将2014年通胀预估下调至0.5%。
纽约高频经济(High Frequency Economics)公司首席经济学家Carl Weinberg直言,欧洲大陆的现实是:经济已经进入第七年衰退。
日元
因消费税上调导致消费和投资大幅减少,日本二季度经济萎缩幅度创三年以来最大。经济萎缩增加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重振经济的挑战,尽管推行了近两年的安倍经济学终于让日本的通胀水平有了起色,但却未能如愿推动日本出口增长。而且货币贬值和消费税上调导致的成本大增更是挤压了家庭消费能力。目前安倍经济学已经陷入困境。
日本内阁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二季度GDP年化季率萎缩6.8%,萎缩幅度创2011年一季度以来最大,预期萎缩7.0%。为了支持公共财政,安倍推动了1997年以来首次的消费税上调。在日本上一次上调消费税后,GDP年化季率萎缩3.6%相比,日本二季度GDP初值年化季率萎缩6.8%,实在是个灾难。
近几个月以来日本公布的经济数据持续疲软,让安倍经济学复苏幻象彻底破灭。安倍经济学即通过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为经济注入活力,然后逐步让企业来带动经济增长。在任命黑田东彦作为日本央行行长后,他从去年4月开始推出了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政策。在安倍推出的超级宽松政策不到两年时间内,日元对美元贬值了16%,超过了10年通缩期间的贬值幅度。日本央行预计日元走低将会刺激出口,同时产生溢出效应,促进国内生产力增长和整体经济扩张。
安倍经济学确实产生了一定效果,在推出的几个月后,日本的通胀就开始上升。但安倍经济学却未能促进出口,日元自2012年9月开始贬值,但今年6月的对外出口却比那时减少了2.5%。与此同时,随着日元的贬值,日本企业从国外采购能源、食品的成本更高,从而推高了日本的进口。食品、能源、电力等成本的升高也挤压了日本家庭的收入,抑制了消费需求,进而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今年6月,日本的食品价格增长了5.1%。虽然安倍晋三不断呼吁企业加薪,而且黑田东彦预计劳动力短缺会促使企业提高薪酬,但人们的实际薪酬却已经受到了购买力下降的冲击。
真正对日本经济复苏有推动作用的:一是日元贬值推动日本的产品出口,获得更多的贸易顺差,从而带来GDP的增长;二是宽松货币政策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和竞争力,从而推动工资增长拉动内需。现在看来,以上目标均未达成。虽然日元对美元贬值了16%,但日本的贸易赤字仍然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13年贸易赤字达11.47万亿日元,同比增长65.3%。2014年上半年贸易赤字7.6万亿日元,同比增长57.9%;日本2014财年一季度制造业利润增幅为17%,但其他行业的利润下降了32%。总体利润增长12%,虽有效果,但并不特别明显。从企业利润传导到工资则更显微弱。6月实质薪资年率降低3.8%,连续第12个月下滑,且创近四年半最大降幅。表明薪资增长仍慢于物价上升的步伐。
而今年4月1日,日本政府宣布将消费税率从5%提高到8%。按照一般规律,在税率提高前的几个月,日本国内消费激增,而在加税后,在收入状况无明显改善的情况下,日本民众的消费成本被迫提高,消费额转而下跌。目前还很难确定消费税率提高对于日本经济的损害到底有多深,但是与1997年的相比,日本经济相较于17年前并没有变得更强,这也令2014年的加税政策对于消费的抑制作用比17年前更为有效,日本二季度经济萎缩幅度几乎高于1997年时的一倍。
在一系列疲软的经济数据后,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上周五出面对经济进行辩护。他重申,如果经济在走向2%的通胀目标时步履蹒跚,他将准备扩大刺激。黑田强调,日本央行将密切监视实际收入下降将如何影响消费者支出。他说,夏季奖金的增加将有助于消费者增加消费支出,让支出回到4月销售税上涨前水平。而劳动力供应的限制意味着公司将不断提高工资。产出、收入和支出之间的良性循环是稳固存在的,所以我们能说日本经济将持续温和复苏的趋势。并表示,有迹象表明,公司准备增加国内投资。尽管政策制定者对疲软的数据感到失望,但对出口的前景持乐观态度。